财新传媒
图片 > 滚动新闻 > 正文

画说金融史:分流时代

李弘
2014年06月13日 16:50
历史的画面形象地展示了中英两国在生产技能上出现的差异。人类最初的冶炼方式可能都差不多,这幅1880年左右山西乡村的炼钢景象描绘的就是这种原始方式。 李弘供图
1/7
白银铜钱如此重要,但其铸造和流通却缺少规范,乾隆时期各地造币局的名单可以列出半页纸,流通中的金属成色重量五花八门。康熙年间为保证税收准确可靠,开始以“库平银”作标准。清中后期由英国人控制的海关记账所用的“关平银”,以其可靠信誉成了中国实际上的“银本位”。 李弘供图
2/7
荷兰人被要求跪在大殿外11块方砖的地方。前面还有一个清兵手持长鞭,叭叭抽地,以示威严。 李弘供图
3/7
中国与日本为国富民强选择了不同道路。十九世纪有很多版画把两个国家的官吏放在一起对比。 李弘供图
4/7
洋务运动期间,西方工业资本开始流入中国,有助于解决国内缺钱问题。英国商人1876年出资修中国的第一条铁路——吴淞铁路。但后来它被大清上海道花了28万两银子买下,然后拆除,理由是它未得政府批准。 李弘供图
5/7
李鸿章1896年曾见到俾斯麦,同他讨论过中国的关税问题。俾斯麦1870年时就注意到中国人更关心实用层面的东西,而日本人喜欢考查体制与理念。 李弘供图
6/7
这张肖像出现在1890年的《伦敦画报新闻》上, 是西学东渐时代精英的典型。他头顶官帽,身着学生装,留着长辫长甲,读着“泰晤士”报与横板书。中国的现代化就是由他们起意开张。 李弘供图
7/7
责任编辑:luyong | 版面编辑:赵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