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图片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上海最后一个电报窗口 永不消失的“电波”

2015年07月27日 15:17
2015年7月27日,上海电信博物馆里,观众敲击电键,利用电流的通断来传递由短的电脉冲和长的电脉冲组成的电信号码,即为发送电报的原理。如今,莫尔斯电报机已被电脑取代。 1844年5月24日,“上帝创造了何等奇迹!”,莫尔斯在美国华盛顿特区的国会大厦发出了以上这句话,这便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封电报。在手机、互联网普及的今天,电报已然淡出了日常生活,多数年轻人甚至并未接触过。但如今在上海,市民仍有机会亲身感触到电报。位于上海延安东路的上海电信博物馆和电信大楼营业厅,仍保留着上海最后一个电报窗口。2014年,上海地区国内电报交换量500份,大部分发报者是公司。 IC
1/6
图为控制台等老式电报仪器已被时代所淘汰,放置于博物馆展台里。 电报行业最为鼎盛的1988年,国内电报交换量曾达到4497.83万份,是当时最便捷、最经济的通信方式。然而,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电报行业盛极而衰。固定电话的普及,手机、传真机和互联网的兴起,使得电报交换量迅速下跌。 IC
2/6
图为博物馆展示了上世纪60年代的“小行车”,营业员把电报单夹在“小行车”上,通过轨道将电报分送到各发报点,改变了人工分发电报的落后局面,使每份电报传递时间平均缩短近三分之二。 IC
3/6
过去十几年,荷兰、美国、泰国、印度等国家的电报公司纷纷终止服务。电脑代替了莫尔斯电报机,能够熟背《标准电码本》的报务员越来越少。图为1941年,国际电台报务员在工作的场景。 IC
4/6
图为上海电信博物馆收藏的老式的电报机。 IC
5/6
图为翻开标准电码本,每个汉子都有对应的数字序号。电报作为一门通信技术,已经光荣地完成了其历史使命。而电报作为城市历史的见证者,或将成为那份永不消失的“电波”。 IC
6/6
责任编辑:卫雅鸥 | 版面编辑:赵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