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图片 > 图片故事 > 正文

杜塞尔多夫学派:凝视的力量

2017年09月25日 18:24
【伯恩•贝歇和希拉•贝歇(左)】两人于1957年在杜塞尔多夫结识,于1961年结婚并随后一道进入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学习。“二战”后, 贝歇夫妇开始运用大画幅相机,以“类型学”的方式,系统拍摄即将消失的半木质房屋和工业革命的“纪念碑”例如水塔、油箱、煤堆等。黑白摄影作品直接客观,冷静克制。在展示时,同一类型的作品通常六幅、九幅或十五幅成组陈列,相互间的异同相得益彰。 文/郑梓煜 图/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提供
1/13
《储气罐 球形》:作为杜塞尔多夫摄影学派的灵魂人物,贝歇夫妇耗费数十年的时间,用一种横平竖直、冷静中性的视角,拍摄了大工业时代遗存下来的工业建筑,如水塔、高炉、烟囱、储气罐等等即将消失的工业遗迹,因其严谨苛刻的标准化、集群化手法而拓展了一种摄影的“类型学”,每一座单体建筑只有在其相似者集群中,才能获得一种超越视觉表象与实用功能的形式感与抽象性,它们被贝歇夫妇视为“匿名的雕塑”,逝去的工业革命时代的“纪念碑”。
2/13
《储气罐 球形 4-6》 56.5x46.5cm 1997年
3/13
【安德里亚斯•古斯基】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古斯基开始尝试将胶片拍摄和数码技术相结合创作,作品中的股票交易所、工厂车间、超市货架,盛峰山峦等巨大空间中,人如蝼蚁而不自知。2007年创作的作品《平壤I》尺寸达到约3米高、2米宽,热闹的群演变得安静肃穆,人们的动作整齐划一。巨幅照片,一眼就能明白主题,若长时间观看的时候,还能看清每个人的表情、位置、衣着和姿势。古斯基的作品在宏观和微观间制造着张力。
4/13
《平壤I》 307x215.5x6.2cm 2007年
5/13
【托马斯•鲁夫】托马斯•鲁夫的摄影作品内容广泛,一方面借鉴老师的风格,一方面又抛开“客观性”概念,加入有关摄影作者的身份问题,摄影是什么或者摄影能够成为什么等问题的探索。在1986年至2001年创作的面无表情的肖像照的高度超过2米,锐化的细节,硬朗的构图,已跳离出文献摄影和纪实摄影的范畴,也远超传统的肖像绘画。
6/13
《肖像》 210x165cm 1998年
7/13
【卡特琳娜•西维尔丁】西维尔丁是德国当代著名的女性先锋艺术家。她在上世纪60年代开始到德国杜伊斯堡艺术学院学习,在绘画、舞台美术设计、雕塑、摄影等多个艺术领域均有涉猎。在作品《大陆核3 XXV/86》中,图中的人背向观众,低头前进,红色的荧光灯仿佛催促他们前进。此系列中图片来自1945年广岛原子弹轰炸的目击者的图像资料。西维尔丁将它们与玛丽•居里和亨利•贝克勒尔第一次发现放射现象的图片,以及英国第一个核工厂的照片档案糅合在一起,以此表达对核武器军事使用的批判。
8/13
《大陆核3 XXV/86》 300x375cm 1986年
9/13
【托马斯•施特鲁特】在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他最初师从格哈德•里希特学习绘画,而后转投在伯恩•贝歇门下学习摄影。“影像与现实”是他三十多年来特别重视的命题。从早期拍摄杜塞尔多夫荒废街道的黑白摄影作品,到《博物馆照片》以及《天堂》系列,摄影作品始终强调精确的视觉,以及观众与影像之间的关系。《天堂》系列尺幅巨大,清晰地展示大自然的每一个细节,吸引观众的目光,并引诱他们更认真、更细致地进行观察。站在巨幅图片前,观众就像被人直接送至森林,却无法渗入其内。
10/13
《天堂之十九 巴伐利亚森林》 169.5x213.1cm 1999年
11/13
【坎迪达•郝费尔】30多年来,坎迪达•郝费尔行走在世界各地具有高度代表性的室内公共场所,将镜头对准包括博物馆、图书馆、公共档案馆、剧院、办公室、银行等在内的室内场景。照片大多采用经典正面角度,寻求对角线构图,以端正的方式为建筑物内部空间制作“肖像”,客观而完整地保留了所有的细节。历史赋予这些代表性的空间以永恒,如今,郝费尔的摄影已成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一座纪念碑。
12/13
《里约热内卢市剧院 II》 180x260.2cm 2005年(更多精彩内容详见2017年9月25日出版的《财新周刊》)
13/13
责任编辑:杜广磊 | 版面编辑:杜广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