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图片 > 滚动新闻 > 正文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让历史传承融入现代生活

2022年06月10日 15:23
2019年2月5日,山东枣庄,民间艺人表演非遗节目“火龙钢花”。“火龙钢花”有着千余年的历史,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表演时,温度高达1500℃的铁水被拍打至高空,瞬间绽放成朵朵“钢花”,宛如千万颗流星划破夜空。舞龙者则在滚烫的“铁水流星”下舞动穿梭,演绎出炫美磅礴的“火龙钢花”。自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被国务院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后被调整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主题为“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图:视觉中国
1/8
2018年10月29日,云南腾冲,工匠正在绘制皮影。腾冲皮影戏至今有六七百年历史,分为“西腔”和“东腔”两大流派,并于2011年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图:视觉中国
2/8
2019年11月19日,广东顺德,工人正在晒布。广东顺德传统手工染布,在当地叫香云纱,是一种用广东特色植物薯莨的汁水对桑蚕丝织物涂层、再用珠三角地区特有的含矿河涌塘泥覆盖、经日晒加工而成的一种昂贵的纱绸制品,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2008年,“香云纱染整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视觉中国
3/8
云南红河(拍摄时间不详),元阳梯田。元阳梯田是红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区。当地梯田的开垦随山势地形变化,坡缓地大则开垦大田,坡陡地小则开垦小田,甚至沟边坎下石隙也开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数亩,小者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万亩。2013年,红河哈尼梯田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5处世界遗产。图:视觉中国
4/8
2017年12月4日, 北京,落日余晖穿过颐和园内十七孔桥的孔洞,形成“金光穿洞”美景。颐和园于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图:视觉中国
5/8
2019年8月17日,北京,一位老人在地坛公园大门前练太极。2020年12月,太极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图:视觉中国
6/8
2019年7月9日,广东佛山,粤剧大武生。2009年,粤剧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继昆曲之后“申遗”成功的第二个中国剧种,成为粤港澳共同拥有的首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视觉中国
7/8
2018年11月13日,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少林寺两位师傅表演武术。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并于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图:视觉中国
8/8
责任编辑:陈婉婷 | 版面编辑:邓舒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