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戈尔巴乔夫逝世 普京深表哀悼
戈尔巴乔夫去世
诺贝尔和平奖峰会举行 戈尔巴乔夫会场打盹
奥巴马“偶遇”戈尔巴乔夫
受命解散克格勃的苏联最后一任情报机关首脑巴卡金去世,85岁|讣闻
俄罗斯总统事务局中央临床医院当地时间2022年8月30日夜间发布消息称,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当天晚上因长期重病医治无效去世,终年91岁。另据塔斯社报道,戈尔巴乔夫将被安葬在莫斯科新圣女公墓,紧邻其夫人赖莎所下葬的墓地。当地时间2016年12月16日,俄罗斯莫斯科,前苏联领导人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在向莫斯科俄罗斯印象主义博物馆移交俄罗斯艺术家保罗·赫马罗夫的三幅画的仪式上讲话。图:Vasily Maximov/视觉中国 责任编辑:wangshikun | 版面编辑:王诗堃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1931年3月2日生,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十月革命后出生的戈尔巴乔夫,来自一个由乌克兰移民和俄罗斯人组成的农民家庭。头上的暗红色胎记,是其著名的的外貌特征。 Ian Waldie/CFP 责任编辑:wangshikun | 版面编辑:王诗堃
戈尔巴乔夫是苏共历史上最年轻的总书记,1985年当选时,年仅54岁。上台后不久,戈尔巴乔夫开启了他的改革,试图使苏联摆脱困境。1986年2月25日,苏共27大开幕式,这次会议上,戈氏开启了改革的序幕。 责任编辑:wangshikun | 版面编辑:王诗堃
在安德罗波夫统治期间(1982至1984年),戈尔巴乔夫已然成为最活跃的政治局委员之一。年轻的戈尔巴乔夫有许多出国访问的机会,有观点认为,这些出国经历深远地影响了他的政治观点。图为1984年12月,戈尔巴乔夫访问英国,会见时任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 Gerald Penny/东方IC 责任编辑:wangshikun | 版面编辑:王诗堃
1989年5月,邓小平在北京会见时任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图:IC photo 责任编辑:wangshikun | 版面编辑:王诗堃
戈氏当政前,苏联对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严格控制,史称“勃涅日涅夫主义”。1988年,戈尔巴乔夫宣布苏联将放弃勃列日涅夫主义,减少对东欧国家内政的干涉,特别是停止武力干预,他的发言人将这个政策称为“辛纳屈主义”。这个词来源于美国歌手辛纳屈的歌曲《My Way》——即苏联允许东欧国家走自己的路。1986年,戈尔巴乔夫在东德勃兰登堡门。图:Reiche Hartmut 责任编辑:wangshikun | 版面编辑:王诗堃
同时,戈尔巴乔夫开展与美国的对话,缓和美苏冷战世界格局。1986年1月1日,戈尔巴乔夫和时任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通过广播向对方国家表达新年问候,这是1973年后美苏领导人首次互致问候。之后在不同场合,戈尔巴乔夫和里根多次会面。图为1985年11月,日内瓦,这是两人的第一次会面。图:David Burnett 责任编辑:wangshikun | 版面编辑:王诗堃
客观上,苏联经济已经无力支撑和美国的军备竞赛,苏联的军事力量越来越不构成对美国的军事威胁,双方乐见达成军控协议。美国东部时间1987年12月8日下午2时2分,里根和戈尔巴乔夫在白宫东厅签署了全部销毁两国中程和短程核导弹条约。这张图片是冷战的结束的标志之一。 责任编辑:wangshikun | 版面编辑:王诗堃
协议签署后,戈尔巴乔夫和里根握手。在漫长的核裁军对话中,戈尔巴乔夫和里根建立了良好的私人关系,他们甚至彼此直呼名字。 责任编辑:wangshikun | 版面编辑:王诗堃
由于推动美苏对话,结束冷战,在西方眼中,戈尔巴乔夫是一位形象很正面的苏联领导人。图为1988年12月7日,纽约自由女神像前,戈尔巴乔夫和时任美国总统里根,副总统布什(George H. W. Bush,1989年就任美国总统)。 责任编辑:wangshikun | 版面编辑:王诗堃
与戈氏在外交领域的成就相比,其在国内的经济改革并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经济形势越来越恶化。图为1987年8月,戈尔巴乔夫视察莫斯科附近的Zavorov集体农场。 责任编辑:wangshikun | 版面编辑:王诗堃
曾经的东欧伙伴,也纷纷“走自己的路”了。1989年10月7日,这是戈尔巴乔夫与东德总统埃里希·昂纳克之间的一次标志性亲吻。11天后,昂纳克就被推翻,很快,柏林墙倒塌,两德统一。图:Wolfgang Kumm 责任编辑:wangshikun | 版面编辑:王诗堃
柏林墙倒塌前,1987年,戈尔巴乔夫的老朋友里根在勃兰登堡门发表了著名的“推倒这堵墙”演说,他说:“戈尔巴乔夫总书记,如果你想和平,如果你想苏联和东欧繁荣,如果你想要自由,那来到这道门前。戈尔巴乔夫先生,打开这道门,推倒这堵墙!”而推翻昂纳克的非暴力革命发生后,戈尔巴乔夫领导的苏联政府没有干预。图为1990年的柏林墙,墙上写着“感谢你,戈比!”(“戈比”是戈尔巴乔夫的昵称) 图:Boris Babanov 责任编辑:wangshikun | 版面编辑:王诗堃
东德只是开始,风暴很快蔓延到苏联。1990年,苏联加盟共和国立陶宛商品价格飞涨,民众开始大规模游行,之后发生骚乱,武装分子与苏联军队发生冲突。在暴乱中,14名立陶宛人死亡。1991年1月20日,10万民众聚集到莫斯科,抗议这场暴行和经济制裁,并要求戈尔巴乔夫辞职。前美国驻苏联大使马特洛克的回忆录里写道,就苏联军队开枪一事,“戈尔巴乔夫不知道谁下的命令”。图:Vitaly Armand 责任编辑:wangshikun | 版面编辑:王诗堃
1990年7月,苏共28大上,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图左)宣布退出苏共。一年后,叶利钦当选俄罗斯联邦第一任总统,在施政演说中宣称要“进行激烈改革”。而戈尔巴乔夫对这些束手无策。 责任编辑:wangshikun | 版面编辑:王诗堃
1991年“8·19”事件宣告戈尔巴乔夫彻底失去了对于局势的掌控。8月23日,叶利钦横眉怒目,手指着讲稿,迫使戈尔巴乔夫宣读政令,宣布将苏联在俄罗斯的全部产业转交给俄罗斯。 责任编辑:wangshikun | 版面编辑:王诗堃
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正式宣布辞职。在演讲的最后,他把讲稿往桌子上一扔,苏联就此成为历史。图:Liu Heung Shing 责任编辑:wangshikun | 版面编辑:王诗堃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民众普遍认为戈尔巴乔夫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而戈氏在西方却很受欢迎。1993年4月13日,戈尔巴乔夫访问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参加美国开国元勋托马斯·杰斐逊诞辰纪念活动,受到热情欢迎。图:弗吉尼亚大学图书馆 责任编辑:wangshikun | 版面编辑:王诗堃
1999年2月15日,俄罗斯莫斯科,戈尔巴乔夫和他的妻子。图:IC photo 责任编辑:wangshikun | 版面编辑:王诗堃
1999年9月20日,戈尔巴乔夫的妻子赖莎因白血病逝世。葬礼上,戈尔巴乔夫泣不成声。赖莎与米哈伊尔在大学中相识,是一名社会学研究者。在成为第一夫人前,一直在大学教书。 责任编辑:wangshikun | 版面编辑:王诗堃
随着时间的流逝,戈尔巴乔夫当年在政坛上的伙伴和对手纷纷辞世。2004年6月,里根辞世。在华盛顿国会大厦,戈尔巴乔夫抚着装有里根遗体的棺木。 责任编辑:wangshikun | 版面编辑:王诗堃
远离权力的戈尔巴乔夫成了一位社会活动家,还接拍了LV和必胜客的广告。2007年,戈尔巴乔夫为LV拍摄的广告中,他坐在汽车的后排,车窗外是破败的柏林墙。作为报酬,LV承诺为他的环境慈善组织“国际绿十字会”捐款,并在广告中提到该组织。戈尔巴乔夫于1993年创立了这个NGO组织。 责任编辑:wangshikun | 版面编辑:王诗堃
在妻子去世后,他成立了以妻子名字“赖莎”命名的白血病基金会,2009年6月6日,“赖莎基金会”晚会上,戈尔巴乔夫和孙女安娜斯塔西娅(左)与英国著名作家J·K·罗琳合影。图:Rune Hellestad/IC photo 责任编辑:wangshikun | 版面编辑:王诗堃
2009年11月9日,德国柏林,德国总统高格(中)、戈尔巴乔夫(左)、德国总理默克尔跨越了曾经连接东西柏林的波荷木铁桥,重温20年前的历史。图:IC photo 责任编辑:wangshikun | 版面编辑:王诗堃
2010年柏林国际电影节的晚会上,戈尔巴乔夫与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交谈。两人相识是因为戈尔巴乔夫出演了迪卡普里奥的环保纪录片《第11小时》。图:Andreas Rentz/视觉中国 责任编辑:wangshikun | 版面编辑:王诗堃
戈尔巴乔夫也尝试在俄罗斯政坛东山再起,但均告失败。1996年的俄罗斯总统选举中戈尔巴乔夫仅获得了0.52%的选票。新世纪以来,戈氏多次组建政党,还批评普京和梅德韦杰夫“狂妄自大、轻视选民”。戈尔巴乔夫和俄罗斯富豪、前国家杜马议员亚历山大·列别捷夫,他们决定联合创建一个新政党,之后也了无声息。 责任编辑:wangshikun | 版面编辑:王诗堃
作为“具有世界声望的政治家”(梅德韦杰夫语),戈尔巴乔夫近几年也偶尔涉足政治。2009年3月20日,在事先没有告知媒体的情况下,戈尔巴乔夫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会面。会面看起来很不正式,地点是在副总统拜登的办公室里。有评论认为这是美俄双方借戈尔巴乔夫修补双边关系,之前一年里,美俄关系急剧降温。图:Pete Souza 责任编辑:wangshikun | 版面编辑:王诗堃
2010年,戈尔巴乔夫参与日本电视娱乐节目《SMAP X SMAP》的录制,电视台打出了“历史性的大人物大驾光临”的宣传语。节目创造了收视记录。图:视频截图 责任编辑:wangshikun | 版面编辑:王诗堃
2011年2月25日,柏林肯尼迪博物馆,一名参观者在观看“戈尔巴乔夫生活图片展”。照片中的戈尔巴乔夫意气风发。在他任上,终结了两极冷战,却也将苏联四分五裂。世人对戈尔巴乔夫有的敬仰赞美,有的口诛笔伐。无疑的是,戈尔巴乔夫是个改变了世界的人。 责任编辑:wangshikun | 版面编辑:王诗堃
当地时间2013年3月13日,德国科隆,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宣传他的自传。图:IC photo 责任编辑:wangshikun | 版面编辑:王诗堃
2014年10月9日,戈尔巴乔夫被曝病危;10日,戈氏亲自辟谣,称已经出院了。他说:“我8日病情加重,躺在监护室里,身上插满了管子。但大家都知道我的性格,就是要斗争,为生命而抗争。”很多人觉得戈尔巴乔夫是历史书上的人物了,可这位“过时”的政治家从未停止活动。作为苏联的末任总统,戈尔巴乔夫一生沉浮,毁誉参半。 责任编辑:wangshikun | 版面编辑:王诗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