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俄乌之战元年|特稿精选
俄乌冲突一周年 回望乌民众地铁站内的避难生活
当地时间2022年3月2日,一名女子坐在Dorohozhychi地铁站的帐篷里,大量民众聚集在地铁站内躲避空袭(左)。2023年2月9日,行人在Dorohozhychi地铁站内来往通行(右)。2022年2月份,俄军第一枚导弹落入乌首都基辅市区,至今将满一年。俄乌冲突开启后,在乌方抵抗下,首都基辅始终处于乌方控制中,基辅周边的赫斯托梅利、伊尔平、布恰等城镇,在一度落入俄军手中又遭乌军夺回后。2022年4月份,俄罗斯退出包括乌首都基辅周边的整个乌克兰北境,战事重心转移。但后续基辅也曾遭遇多次轰炸空袭。图:视觉中国 责任编辑:董德 朱传涛(实习) | 版面编辑:朱传涛
当地时间2022年3月18日,一名男子站在袭击中受损的公寓大楼前。图:Chris McGrath/视觉中国 责任编辑:董德 朱传涛(实习) | 版面编辑:朱传涛
当地时间2023年2月11日,一名男子走过被修缮一新的住宅楼。图:Roman Pilipey/视觉中国 责任编辑:董德 朱传涛(实习) | 版面编辑:朱传涛
当地时间2022年3月4日,乌克兰军人在独立广场内守卫检查站。图:Anastasia Vlasova/视觉中国 责任编辑:董德 朱传涛(实习) | 版面编辑:朱传涛
当地时间2023年2月2日,市民走过市中心的独立广场。图:Roman Pilipey/视觉中国 责任编辑:董德 朱传涛(实习) | 版面编辑:朱传涛
当地时间2022年3月4日,大量妇女儿童准备登上疏散列车。图:Chris McGrath/视觉中国 责任编辑:董德 朱传涛(实习) | 版面编辑:朱传涛
当地时间2023年2月18日,火车站内往来的人们。图:Roman Pilipey/视觉中国 责任编辑:董德 朱传涛(实习) | 版面编辑:朱传涛
当地时间2022年4月26日,位于“人民友谊拱门”下方的“人民友谊”青铜雕塑正在被拆除,象征俄乌友谊的“人民友谊拱门”也被更名为“乌克兰人民自由拱门”。图:Alexey Furman/视觉中国 责任编辑:董德 朱传涛(实习) | 版面编辑:朱传涛
当地时间2023年2月11日,在乌克兰人民自由拱门下的空地上,雕塑已拆除一空。图:Roman Pilipey/视觉中国 责任编辑:董德 朱传涛(实习) | 版面编辑:朱传涛
当地时间2022年3月15日,乌克兰军人走在被炮击的建筑物附近。图:Anastasia Vlasova/视觉中国 责任编辑:董德 朱传涛(实习) | 版面编辑:朱传涛
当地时间2023年2月9日,市民走过曾被炮击的街道。图:Roman Pilipey/视觉中国 责任编辑:董德 朱传涛(实习) | 版面编辑:朱传涛
当地时间2022年3月23日,导弹袭击后一处购物中心遍地废墟。图:Anastasia Vlasova/视觉中国 责任编辑:董德 朱传涛(实习) | 版面编辑:朱传涛
当地时间2023年2月18日,车辆停在购物中心旁的停车场内。图:Roman Pilipey/视觉中国 责任编辑:董德 朱传涛(实习) | 版面编辑:朱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