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图片 > 专题报道 > 正文

异地求学路漫漫

图片库
2012年09月07日 17:53
1/20
2005年后,中国高考报名实行学籍和户籍双认证。这样的规定导致大量无本地户籍的移民子女无法在自己生活、学习多年的城市参加高考。图为2012年6月7日上午,刚从福建省泉州市返回家乡四川省华蓥市参加高考的考生,在考点现场展示准考证。 邱海鹰/CFP
2/20
教育部早在2009年就开始调研随迁子女就读地高考政策的可行性,由于这一政策触动面较大,各方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博弈激烈,因而迟迟难产。图为2004年6月18日,湖南省邵阳市初升高考试,考生大都异地入考。 李爱民/CFP
3/20
自2010年7月起,全国各地随迁子女家长先后行动起来,吁请中央政府“取消中高考户籍限制”,使其子女能在经常居住地平等接受教育,并参考高考。图为2011年6月23日,在北京,外地学生家长呼吁解决其子女在京参加高考问题。 牛光/财新记者
4/20
一方面是异地高考制度性改革不力,另一方面是大量子女随父母进城上学,二者矛盾不能调合。图为2012年8月26日,北京朝阳区黎各庄实验学校,6年级的廖庆芳坐在椅子上等待父亲办理入学报名手续。芳芳原来在皮村新利小学就读,该小学被关停。 新京报侯少卿/CFP
5/20
在城市,农民工子弟学校(大多为小学和初中)担负了大多数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的责任,然而,变幻莫测的政策、低劣的办学资质,使得很多孩子的上学道路颇为坎坷。图为2004年8月26日早上,成都市蓉德实验学校上学的200多名民工子女,被眼前的景况惊呆了:前一天报名时都还好好的教学楼,在一夜之间就成了废墟一片。 郑骏/CFP
6/20
一张户籍纸,不仅决定了参加高考的地点,还决定了教育资源的质量。在北京市公立小学的师生比已普遍达到1:13之时,打工子弟学校通常是十余个老师对应500个以上的学生。图为2009年11月19日,北京,东城区小学课程资源中心(史家小学基地)成立,小学生们进行实践课学习。 芙翰/CFP
7/20
官方亦认识到打工子弟学校办学资质问题,因此打工子弟学校的拆迁、关停时常见诸报端。然而,就北京而言,依然有上百所打工子弟学校在政府的默许下存续,接纳了10多万学生。它们地位尴尬,既无法整改达标通过办学审批程序,又碍于学生无法分流而未被取缔。图为2010年11月20日,合肥,黄桥民工子弟小学开始拆除,校长朱传健凝望着即将撤下的国旗。 孟景 虞俊杰/CFP
8/20
一些公益力量入场,希望能改善打工子弟的学校条件,但草根组织本身资金有限,在缺乏政府支持的情况下,实质问题并不能得到解决。图为2011年8月2日,北京朝阳区黑桥的打工子弟参加公益组织——打工子弟爱心会举办的夏令营活动。 胡子/CFP
9/20
当前中国已有2.6亿流动人口,包括1.6亿流动就业的农民工,人口流动的背后,是农村5800万留守儿童和城市2700万随迁子女。图为2009年9月14日清晨,长沙,5岁的毛坨在三轮车里睡的很安静,前方不远处妈妈正在清扫路面垃圾。 杨抒怀/CFP
10/20
与随迁子女一样,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也令社会普遍关注和同情。他们大多跟随祖父辈、或者母亲生活在农村,虽然可以在当地上学并参加高考,但是父母共同教育的缺失,使得他们的成长并不完整。图为2011年5月27日,海南屯昌县坡心镇石桥村,这个村庄176户人家1790人,家家户户的年轻人(500多人)基本都外出务工挣钱,村里只留下老人和孩子。 张茂/CFP
11/20
2011年8月23日,海南省海口市,小童把拖鞋递给客人换。小童一家来自湖南娄底市,父母均不在身边,为了换取上学费,奶奶每天带着他姐弟出来擦鞋挣钱。 米棵/CFP
12/20
2011年5月7日,江苏徐州煤建路,一清洁工人坐在路边搂着自己的孙女嬉笑。当日正值周六,小孙女不上学,来到路边寻找爷爷。女孩的父母在北京打工,小孙女从小随着爷爷奶奶生活。 金钟/CFP
13/20
每年寒暑假,很多留守儿童可以去城市与父母见面,他们还有一个心酸的名字:小候鸟。假期结束后,他们就必须返回故乡,等待下次相见。图为2012年8月23日,“小候鸟”李鑫露就算是坐在屋外和邻居聊天,也不愿意松开妈妈的手。 丁以婕/东方IC
14/20
2012年8月10日,浙江温岭,来自四川与父母团聚的的两个10岁不到的小女孩,不慎溺亡在该市城东街道一河道。两个小女孩的父母痛失女儿,伤心不已。 朱海伟/东方IC
15/20
城镇教育资源的严重不平等,导致精英高等教育中,农村子弟生源处于劣势。2009年,《人民日报》曾报道,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农村生源的比例仅为30%左右,而且有减少趋势。图为2008年9月3日,华中师范大学在开学首日,贫困生家长入住在校方免费提供的室内大地铺上。 东方IC
16/20
2005年9月7日,中国人民大学迎来新的一批学子。 吴璟薇/CFP
17/20
异地求学不成,教育资源不均,农民工子女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他们大多数仍要像他们的父母一样,在城市的底层艰难求生。 图为2010年3月3日,深圳富士康集团普工招募处,众多求职者来到该处排队应聘普工。 袁水灵/CFP
18/20
新一代城市务工者已经习惯了城市的一切,他们的穿着、习惯,甚至语言,都和故乡相去甚远,他们会在城市里继续生存。那么,他们的下一代是否仍无法拥有平等教育的权利呢?图为2011年7月15日,吉林市,一位穿着时尚的女性从拉活的妇女旁经过。 胡小璐/CFP
19/20
异地高考作为教育改革的一块顽石,一蹴而就并不现实。然而,付出上下求索的努力,漫漫长路也能见到曙光。图为2010年9月29日,北京西二旗中路,一位老人背着放学回家的孩子,孩子背着小熊维尼的书包。新京报杨杰/CFP
20/20
责任编辑:田淑娟 | 版面编辑:陆婉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