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图片 > 滚动新闻 > 正文

落寞的华侨之乡

熊三
2013年07月08日 16:52
广东省台山市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南部,毗邻港澳,是著名的华侨之乡,市内人口98万,却有130万华侨华人侨居在世界92个国家和地区。城市化进程使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离开仍以农业为主体的故乡,村子里只剩下老人小孩和一部分以务农为生的家庭。在这些村落中,传统的生活方式依稀可见,但或许这已是能坚持这一切的最后一代。 图为冲蒌镇朗茭村有五六座洋楼,最高的一栋有七层,叫悦和家塾。据附近一户人家说,此楼楼体很早就已开裂,无人敢入住,只有原主人不舍得搬出而留守其中。主人离世后,洋楼再没人打理,自生自灭。这里面曾有着什么样的故事,什么样的感情,也随之一并湮没。台山有很多这样的洋楼,大多建造于1910年-1940年间,多因主人出国或到外地谋生交托给村民管理,而他们大多都没有再回来。 熊三摄
1/8
台山,三八镇。从水西圩走到冲云圩的中途休息站,叫三口庙,但如今已完全没有寺庙的痕迹。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里面多了几张长凳,变成人们午后聊天的地方。 熊三
2/8
台山,斗山镇。浮石村,午后一些老人来“老人之家”看粤剧。浮石于1830年建村,是台山最古老的村落之一,由十个自然村组成,俗称十坊。村落建筑整齐划一,坊坊相通,每个村基本都有大大小小的祠堂和纪念堂,最初用于歌颂和表彰村中的能人和好官。现在祠堂已经鲜有祭祀和纪念活动,大多变成“老人之家”或公共库房。 熊三
3/8
台山,冲蒌镇。看起来精壮的李大哥,年轻时却身体孱弱,常常遭人欺负。那时香港黑帮片流行,李大哥觉得很酷,就去文了一个。“年少无知啊,觉得它是猛兽,凶猛嘛,听别人说鹰也代表‘勇敢’,我就去文了个,哈哈,好痛的。”他说文身带来了许多好处,胸口一露就没人敢欺负,但同时也给他带来很多麻烦,被亲人当作“烂仔”(小混混),被父母打骂了多少回,甚至差点因为文身而被学校开除。 熊三
4/8
台山,白沙镇。几位大妈正在给几片茄子田除草,从早一直干到太阳落山,一天能赚40块钱。除了煮饭洗衣,她们在家也无事可做,约着一起出来给别人除除草,赚点小碎钱,已经成为了一种消遣单调时日的方式。她们说:“平时你还能见到一位90岁的大妈呢,她也天天跟着我们去除。” 熊三
5/8
台山,铜鼓镇。水稻收割打穗后,人们开始烧禾堆肥,准备下一轮耕种。铜鼓是台山的主要农产区之一,但随着中青年纷纷走向城市工作求学,众多田地已经转让给私人或是外地大户承包耕种。五叔是铜鼓的村民,他只留下了五亩地用于耕种。他说,儿女都长大成家了,每个月也会给足生活的费用,自己就没必要再折腾,种地不过是个习惯。 熊三
6/8
台山,大龙洞镇。台山位于沿海地区,雨水充沛,河溪众多。印象中小时候溪流清澈,常有小孩嬉戏在溪边嬉戏玩水。大人们劳作之后大汗淋漓,也会到溪边去洗洗脸,泡泡衣服,有些随性的汉子甚至脱个精光畅快地洗个澡。溪流已不如以前清澈,上面有被随意丢弃的塑料餐具,鲜有人会如此豪放畅快地洗澡了。 熊三
7/8
台山,都斛镇。村里一般没有什么消遣,晚饭后,人们聚在一起聊闲天,或是什么都不聊,就静静呆着,看着天色慢慢变暗。现在,大多数人自愿被电视和电脑占用所有生活时间。或许再过几年,只有家犬才会如此漫无目的地对着暮色发呆了。 熊三
8/8
责任编辑:luyong | 版面编辑:赵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