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图片 > 图片故事 > 正文

走出大凉山的孩子

IC
2014年12月30日 21:16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彝族新年刚过完,村落中还洋溢着喜庆气氛。吉伍么色扎、特觉么有扎和吉伍么色格(左至右)走在特木里村的小道上。这三个来自大凉山的孩子在武汉的一所音乐学校里上学,距离家乡1700多公里。 马路遥/东方IC
1/13
2008年汶川地震后,64岁的音乐学校的校长康丽从四川震区带回了一批孩子到武汉学习;后来她不断深入大山,发现凉山深处的孩子更需要她的帮助。如今,已有近百名大凉山的孩子在武汉学习,绝大多数是孤儿或是单亲儿童,教学和食宿均免费。 马路遥/东方IC
2/13
康丽自己教孩子们舞蹈和唱歌,聘请文化课老师教孩子们学习汉族文化。彝族孩子多能歌善舞,嗓音和肢体条件都很棒。 马路遥/东方IC
3/13
在大凉山,孩子们平日都吃土豆和玉米,几乎见不到大米,只有过年才有肉吃。在音乐学校的伙食要好得多。 马路遥/东方IC
4/13
2014年11月16日,因为孩子们想回家过彝族年,康丽将孩子们送回了大凉山。然而很多孩子回家几天后,就希望返校。在大凉山,大部分村子都是土砌成的房子,漏雨漏风。当地人会把猪圈安在房内,牛粪堆在院口,味道刺鼻,在武汉读书的孩子已经不习惯这样的居住环境。 马路遥/东方IC
5/13
在大凉山,6岁的孩子就要背着几个月大的弟弟妹妹开始做农活。 马路遥/东方IC
6/13
吉伍么色格和她的妹妹吉伍么日格居住在洛子村,家中父母双亡,只有爷爷奶奶。对于父母过世原因,她们说“不太清楚”。在大凉山,由于吸毒、艾滋病等原因,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死亡,孩子、老人无人照看。 马路遥/东方IC
7/13
吉伍么色格家里一贫如洗。阁楼上堆放着柴火和一些已经被剥了的玉米棒,玉米粒要送去县城贩卖。从村里到县城,来回要走五个多小时。 马路遥/东方IC
8/13
过年期间,很多在外打工的当地人都会回家。今年14岁的吉伍土哈早早加入了打工的队伍,他是孤儿,家中只有奶奶,没有上过一天学。吉伍土哈在乌鲁木齐帮农场主摘棉花,一天能赚40到60元。听吉伍么色格讲述在武汉的故事,他很羡慕。 马路遥/东方IC
9/13
吉伍么色格的奶奶很高兴两个孙女能够在武汉读书,面对镜头,老人鼓起了掌,嘴里说着彝族话“康沙沙”(意思是“谢谢”)。 马路遥/东方IC
10/13
在回武汉的火车上,孩子们满脸笑容。吉伍么色格说,她们回到村子里时,大家都非常惊讶,说她们“变白了,干净了,像个汉族人”。 马路遥/东方IC
11/13
回到武汉后,康丽给孩子们上文明礼仪课。文明礼仪是每个新生报到后的首要课程,这次回武汉,康丽又带回了10名新学生。 金振强/CFP
12/13
康丽带回的新学生、9岁的且沙么你合正在课堂上做作业,身边的弟弟已熟睡,他们的父母双亡。将这些孩子带离大凉山,能够改变他们的一生。 金振强/CFP
13/13
责任编辑:wangshikun | 版面编辑:王诗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