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图片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不易的前行——杨凯生大巴山、大凉山扶贫影像选

2018年03月09日 18:48
凉山金阳县丙底洛村附近,80岁的阿古米老人,她对我们说:“不好看”。当把拍摄的片子回放给她看时,她笑了。此组图片拍摄者为中国工商银行原行长、中央国家机关摄影协会主席杨凯生。自1995年起,按照国务院有关部门的统一安排,工商银行开始了在四川省的定点扶贫工作,到今年已经是23个年头。这几年来,杨凯生五进大巴山区,两进大凉山区,围绕扶贫、脱贫的情景拍摄了一些片子。 图/杨凯生 中金摄协
1/10
凉山昭觉县依达村的姐弟三人。
2/10
巴中通江县陈河乡陈家坝村小学。多少年来这条小河上没有桥,村里20多名学生上学、放学要靠父母接送。这所小学里的女教师李佐英从担任代课老师之后就承担起了背送孩子们过河的重任。一背就是将近20年。她每天在齐膝深的河水里要来回走四、五十趟。她背过的学生已难以计算。现在她自己患有严重的风湿病。
3/10
桥修好后,李佐英老师不再需要背着孩子们淌水过河了。
4/10
达州万源市茶垭乡老洼坪村,简文波是外地嫁过来的媳妇,她当年依靠工商银行的16万元贷款开始养牛。这是三年前工行扶贫干部万源市副市长仇川在帮助简文波喂牛。当时这位年轻的母亲独立在家照看两个孩子和近20头牛。
5/10
如今“小波肉牛养殖场”已发展到51头牛,还养了一批黑鸡。她的希望是工商银行给她的贷款期限能否稍微延长一点。“现在卖牛还贷款的话,赚得太少,划不来”。
6/10
行动不便的文高才斜倚着粮食袋,老伴就着堂屋的亮光给他擦脸。他的老伴告诉我们,现在吃饱穿暖是没问题了,最愁人的是老文有病。文高才子女长期外出务工,老俩口在家里相依为命。
7/10
这两年文高才老两口享受了政府的低保,基本生活有了保障,身体状况有了好转。通过扶贫帮助,也搞了些种植、养殖,增加了一些收入,家里收拾得比过去利落多了。
8/10
凉山昭觉县日哈乡,这是三年前的场景,彝族妇女勒尔伍西正抱着孩子准备出门,土坯房顶上,当地政府帮助架设了电视信号接收器,大凉山的乡亲们通过它来了解外面的世界。
9/10
如今勒尔伍西已搬进了新居。她高兴地带着我们去参观新房。
10/10
责任编辑:杜广磊 | 版面编辑:杜广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