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图片 > 滚动新闻 > 正文

台风带雨粮食收割不易,东北农民与秋天"抢时节"

2020年11月25日 15:28
10月底11月初,东北秋收过半。因为夏末秋初的三场台风和多雨天气,局部地区玉米倒伏严重,秋收来得晚,收割难度大。务农人说,农作物结霜了,就意味着死亡,必须赶紧"抢收",和秋天抢时节,在第一场雪落下来前完成收割,以免收成折损。下雪了就要封地,代表农时结束,进入冬歇。 图/文 财新记者 黄姝伦
1/14
吉林省榆树县130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占109万,这座县城年产粮稳定在70亿斤,居全国产量大县前列,占吉林省的十分之一。玉米种植占比超过七成。穿过秋收后光秃秃的玉米地,便驶入县城的主干道,两边是各式各样的种子店。当地农业部门人士称,2020年农业生产可谓多灾多难,但产量保持稳定,"平丰年"不易。
2/14
榆树县五棵树镇广隆村书记丛百元是村里的能人,也经营打理着种植合作社。在人口外流严重的东北,他是少数返乡投身农业的"年轻人",合作社流转承包了村里近九成的土地。今年秋收推迟了10天,10月15日才开始,预计将延迟到11月末结束。种植合作社从美国进口了3台玉米籽粒收割机,价格高达上百万一台,但效率高,收割上来的玉米无须再经过脱粒。今年秋收成本走高,收割机在村中供不应求。
3/14
从吉林一路北上至黑龙江,这里分布着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之一,与同纬度的美国玉米带、乌克兰玉米带齐名。东北平原也是中国唯一的黑土带,富含最珍稀的土壤资源。"大粮仓"的土地上,生活着祖祖辈辈耕种的农民,他们看天吃饭,分散经营,构成了中国农业的底色,不少过着"贷款种地,卖粮回款再种地"的生活,抵抗风险能力弱。近年土地流转加速,规模化才是农业提质增效的现代化必由之路。
4/14
在齐齐哈尔昂昂溪区榆树屯镇稻田村,地势较低洼,水稻种植历史悠久,有500多个水稻种植户。风雨夹击后,农田缺乏排灌设施,种植户们挨个凑了100-1000元不等,购入4台水泵,强排积水。10月底,部分远离公路的地块仍有积水,结出了薄薄的一层霜,收割机难以进入,水稻匍匐在湿地里,浸泡得发黑,甚至长出了芽。村民抱怨收成,"排水排了两个月,八月末时,田埂都没影了,跟养鱼池似的,水深到大腿的根部。"
5/14
许多东北农民感叹,如果没有风灾,今年会是个"大丰收年"。农作物倒伏,不仅会影响质量,还需耗费较多人力、物力。在玉米倒伏严重的地块,机器收割不顺,人工要进地"捡玉米""扒苞米"。人工费从150-320元/天不等,每天工作10小时。在不少乡镇,翻斗车满载着帮工,赶去地里忙活。
6/14
齐齐哈尔昂昂溪区的俄式火车站,选色鲜亮,外墙已斑驳,俄文风格的街道名显示着历史在此有迹可循。周边村庄中,随处可见"卖房"的白字涂鸦。近年来,城市化、工业化不断侵占着土地。老人们守着一亩三分地,把孩子送进城里上学、安家。正值秋收尾巴,枯萎蜡黄的玉米叶在风中伏地摇摆,呼啦啦地渴望捕捉点生气。昼渐短夜渐长,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村中晚上9点已鼾声一片,早晨5点便升起炊烟,吃饱下地。这个不断被遗忘的地方,拥有的只是当下。
7/14
齐齐哈尔市龙江县,地处大兴安岭南麓与松嫩平原过渡地带,雅露河滋润着作物生长,黑土地泛着油光。广厚乡宇霖水稻种植合作社王宪军曾是一名军人。五年前退役,他返乡承包了920亩农场,生产有机大米。一处废弃的乡镇歌舞厅,被简单改造成了大米包装厂,产出的精装大米,将被运往南方。
8/14
秋粮上市,价格高开高走,玉米更是攀上四年新高,农民惜售情绪浓厚。村庄不少农户院中堆满金灿灿的玉米。随着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玉米价格逐渐由市场定价,农民不再集中卖粮,更习惯"坐家卖"。按照往年惯例,春节前后,农户存粮需变现为春耕做准备,贸易商回笼资金,炒作资金获利离场,市场将迎来集中售粮高峰期,供给压力、价格或将回落。
9/14
农业保险制度仍不完善。多名种植户反映,不信任保险,对农作物受灾后的赔付也不清楚。农田水利设施老旧,应对愈发多变的气候,给农事生产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
10/14
10月30日晚间,天气预报有雨夹雪,宇霖水稻种植合作社连夜把晒场新收的稻米搬至仓库,以免碰水生霉。他们担心,今年收成本不景气,这是雪上加霜。农场主王宪军细数,影响农业生产的除了台风,今年还经历了年初新冠疫情、4月的暴风雪、6月的干旱、7月的冰雹,进入9月后,日平均气温较往年低3-5摄氏度,造成作物成熟期滞后。农场今年水稻预计减产15%-20%,25万斤稻谷"打不上来",将带来40万元的经济损失。
11/14
11月初,黑龙江省绥化地区盛产玉米,玉米深加工厂纷纷挂出了近四年的最高收购价,"抢购"玉米,收购进度不如往年。绥化本来是粮食外流区,随着深加工企业入驻,玉米在本地消耗,且吸引了大量外地粮商。
12/14
遍布乡镇的一座座玉米烘干塔是东北一景。新收的玉米"潮粮"水分比较大,在露天"冻储"气候条件达到前,大批量露天存放容易发生霉变,需进行脱粒、烘干,再入库储存。一家龙头粮食企业人士统计,黑龙江省北安地区大大小小的私人烘干塔有170座,已经开了140座,富锦地区也有超过四分之三的烘干塔"开炉","这里面有很多塔6年都没有开过。"足见市场闻风而动,收粮火热。
13/14
秋粮集中上市,绥化地区玉米深加工厂区外,外卖粮车排队等候,鱼贯而入。收粮人员要对玉米进行取样、化验,测水分、容重、霉变等,质量达标交易方可继续。绥化地区收的玉米,涉及3个积温带,200多个品种,质量参差不齐,粮源质控也令厂商头痛不已。
14/14
责任编辑:蒋卓峰 | 版面编辑:杜广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