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图片 > 图片故事 > 正文

财新直击:③土耳其NGO组织助百万叙利亚难民

2015年12月08日 11:55 | 标签:难民迁徙之路
从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至今,土耳其已接收并安置了超过100万名叙利亚难民。根据联合国难民署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申请土耳其避难的难民数量预计会达到190万,其中170万来自叙利亚。在不遣返原则下,土耳其有着相对完备的难民协助措施。仅伊斯坦布尔就有超过150个非政府组织正竭力帮助这些曾流离失所的难民们。这些机构提供的服务主要集中在医疗、教育和日常用品供给方面。图为几名叙利亚难民在“叙利亚之光”协会的医疗室外等候就诊。(采访/财新土耳其专员 阿伊努尔 图、文/财新特派伊斯坦布尔记者 夏伟聪 编辑 万家)
1/23
“叙利亚之光”协会(Suriye Nur)是土耳其一间专门帮助叙利亚难民的非政府组织,4年前成立,依靠社会善款和政府支持,为叙利亚难民提供免费医疗服务和廉价衣物。 夏伟聪/财新特派伊斯坦布尔记者
2/23
协会的救助站坐落在伊斯坦布尔Fatih区,是一座3层的建筑,总面积大约60平方米。 夏伟聪/财新特派伊斯坦布尔记者
3/23
协会会长Yusuf Hayyeni不久前在叙利亚Halep被炸死。协会的工作人员手持写着“愿他在天堂安息”的牌子在救助站前合影。 陈玮曦/财新特派伊斯坦布尔记者
4/23
救助站内,一名叙利亚难民在等待就医。项目经理Mustafa Wali说救助站每天接待大约200人左右。 夏伟聪/财新特派伊斯坦布尔记者
5/23
59岁的Amer Shehapy带着孙女来领取物资。他的两个儿子都在叙利亚被政府军抓捕入狱。小女孩面对记者镜头时做出了双手被拷的手势。 陈玮曦/财新特派伊斯坦布尔记者
6/23
Shehapy向记者展示其中一个儿子的照片。 陈玮曦/财新特派伊斯坦布尔记者
7/23
说到激动时,Shehapy难掩情绪,躲到一旁哭泣。左腿残疾的他和孙女来土耳其4年,每3个月都会来一次救助站领取物资。 夏伟聪/财新特派伊斯坦布尔记者
8/23
救助站的接待处放了一个捐款箱,来此就医的难民会借此表达感恩。 夏伟聪/财新特派伊斯坦布尔记者
9/23
因聚集了附近几乎全部的叙利亚难民,救助站成了他们消遣的去处之一。 陈玮曦/财新特派伊斯坦布尔记者
10/23
难民们在领取物资。 陈玮曦/财新特派伊斯坦布尔记者
11/23
难民们在排队候诊。 夏伟聪/财新特派伊斯坦布尔记者
12/23
一对姐弟在大厅等待正在就诊的母亲。救助站的墙上挂了巨幅的土耳其国旗。 陈玮曦/财新特派伊斯坦布尔记者
13/23
一名4岁小男孩跟着患有胃病的母亲前来就诊。 陈玮曦/财新特派伊斯坦布尔记者
14/23
医疗救助站旁边是“叙利亚之光”协会提供廉价衣物的地方。几名叙利亚妇女正在选购。 夏伟聪/财新特派伊斯坦布尔记者
15/23
衣物均由社会捐助所得,一件均价在十几里拉(折合人民币30元上下)。 夏伟聪/财新特派伊斯坦布尔记者
16/23
员工正在整理衣物。 夏伟聪/财新特派伊斯坦布尔记者
17/23
“叙利亚之光”救助站旁边是一家专门针对中东难民的土耳其语和英语的培训机构,名字叫“Ikra”,意为“阅读”。负责人Masum Khaznawi说尽管土耳其政府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但对中东难民来说,要想获得这些资源,语言是唯一的前提和最大的障碍。 夏伟聪/财新特派伊斯坦布尔记者
18/23
一名土耳其老师正在给学生上课。 陈玮曦/财新特派伊斯坦布尔记者
19/23
课程分为六级,每天都有紧凑的课程安排。学生们正在上初级班,学费是250里拉(折合人民币550元左右)。 夏伟聪/财新特派伊斯坦布尔记者
20/23
一名叫Alaadin的学生正在课间休息室做礼拜。 夏伟聪/财新特派伊斯坦布尔记者
21/23
58岁的Alaadin两个月前带着一家四口刚到伊斯坦布尔。他有3个孩子,其中一个正在德国上学。他们并不打算继续离开土耳其。“新闻上说的那些对我来说太危险了。” 夏伟聪/财新特派伊斯坦布尔记者
22/23
放学后,学生们在茶水间看夕阳落下。 陈玮曦/财新特派伊斯坦布尔记者
23/23
责任编辑:万家 | 版面编辑:张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