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图片 > 图片故事 > 正文

探访大漠系列报道之二:最后的牧民

2017年06月05日 15:36
“80后”牧民福海是家中长子,也是主要劳动力,常年留在戈壁滩上放牧。36年来,烈日风沙在他脸上留下了印记。1981年,吉日嘎拉出生在自家牧场的蒙古包里,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温图高勒苏木,位于巴丹吉林沙漠北缘,在牧民古老的传说中这里曾有一片看不到边的大海。母亲给他取的名字“福海”包含着“幸福像大海一样”的美好祝愿。 图、文/财新记者 陈亮 编辑:杜广磊
1/12
福海冬季牧场的一扇窗户被风沙击碎,福海说“风大的时候人站不住,几十米外人影都看不清,吓人得很”。福海曾作为包车司机短暂离开过这片严重荒漠化的土地,但还是回来了,他已习惯了这里,“不知道可以去哪里过另一种什么样的生活”。他的孩子即将诞生,他不知道是男是女,但他知道的是,他(她)既不会出生在蒙古包里,也不会再生活在这片没有草的草原上了。福海蓦然发现,他已经成了家里最后一代牧民。
2/12
上世纪70年代,因为风沙侵扰、取水困难和行政区域调整的原因,温图高勒苏木(乡)搬离了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老苏木,迁往东面20多公里远的新址。40多年,老苏木被风沙侵蚀,土坯砖垒砌的学校、苏木政府、派出所、医院等公共建筑一一坍塌。新苏木现如今也变得人员稀少,福海曾就读的小学已迁往附近的县城额济纳旗,现只有政府部门值班人员,边防武警,还有拐子湖气象站的气象工作者。
3/12
在额济纳旗县城里的新房里,墙上挂着福海弟弟和弟媳在呼和浩特拍摄的婚纱照。弟弟当兵退役后在政府部门做临时工,已不再放牧。随着内蒙古自治区“十个全覆盖”民生工程的推进,只有少部分牧民定居牧场,大部分的牧民像福海的家人一样在县城额济纳旗的牧民安置小区里住。
4/12
福海想在城里再买一处商品房住宅,手里的钱不够,向一家银行办理贷款。
5/12
炎热的夏季来了,牧民福海要将骆驼和羊群迁移到“相对凉快”的夏季牧场。在驱车开往夏季牧场的途中,车陷在沙地中。常年在沙地上开车,福海练到一手行走沙地的好车技和陷车自救的本领,十多分钟后,借助一套特制的器材和复杂技巧,他将车成功开出。
6/12
福海家的牧场正在搭建的蒙古包,相比蒙古包,福海更愿意住在房子里,他家四个牧场里已经有三处建了固定房屋,只有夏季牧场因为资金原因还没有建。
7/12
阿姨对福海扎在哈那上的绳结并不满意,亲自解开重新捆绑。作为蒙古包的“承重墙”,哈那必须牢固捆绑成一个整体以抵御戈壁上的强风。
8/12
阿姨打水的时候,小骆驼凑上来喝水。她说:“天旱,草一直不好,小骆驼出生后不久就没了母亲,人就是它的母亲。”
9/12
福海弟弟的工作是开车为牧民们送生活用品,走一圈大约十多天,是名副其实的“流动商店”。
10/12
5月16日,内蒙古额济纳旗温图高勒苏木,一处水塘早已干涸,塘泥反射早上8点的太阳光宛如水面重现,刚出圈的羊群奔向其中寻找食物。
11/12
在拐子湖附近的草场上,一棵枯死的梭梭树如同展翅的天鹅。(更多精彩内容详见2017年6月5日出版的《财新周刊》)
12/12
责任编辑:杜广磊 | 版面编辑:杜广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