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图片 > 图片故事 > 正文

2018财新视觉新闻年度图片及背后的故事

2018年12月18日 15:39
【余生何寄】记者 梁莹菲 在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镇盛镇腾山村,84岁张桂芳一直独自一人照看瘫痪在床的儿子黄金强。64岁的黄金强自25岁开始无法走路,每天清早,张桂芳最大的考验是将儿子从床上挪到房门前;傍晚时分,又要将他挪回去。(作者讲述:每天早晚,瘦弱的张桂芳都要佝偻着背,死劲拖拽瘫痪的儿子上下床,这是一段让两人都接近崩溃的路程,实际上只有短短的三四米,却要花上半个小时,喘息声与咒骂声此起彼伏。拍摄这张照片时,时间接近傍晚,仍有一点光照进房间,但实际上,两人所处的困境却投不进一丝光。悲剧是可以如此绝对的,我当时想。)
1/32
【“海猛子”的生死浮沉】记者 陈亮 辽宁大连长海县广鹿岛南部水域,“海猛子”宁海脱去橡胶连体下水衣。“海猛子”穿着厚重的棉衣棉裤,再穿上橡胶连体下水衣,套上橡胶质的潜水衣帽,背上氧气瓶和系上 30 公斤重的腰铅,胸前挂好装海参用的网兜,全副武装,潜入海中捞参。(作者讲述:昂贵的海参背后,有一群以捞海参为生的人,他们被称为“海猛子”。数十公斤的铅腰带,将海猛子沉入数十米深的海底,氧气罐或船上扯出的一根氧气管维持着他们的呼吸。在海下,人体承受着远大于陆地气压的水压。身体每下潜10米,大致增加相当于一个大气压的压力。血管、肺、甚至骨头,都会受到影响。时过境迁,如今近海里野生的海参,和年轻的海猛子同样罕见。大量“圈”里养殖的海参无需深潜作业,深海捞参的海猛子多已年过40岁,而捞海参机器人已经出现。)
2/32
【湘西尾矿后遗症】记者 梁莹菲 2017年12月24日,湘西花垣县土地村,五彩斑斓的尾矿库中白色部分是由选矿厂排出的尾砂,内含有重金属和化学药剂。这些尾砂很容易下渗,污染地下水。(作者讲述:今年参与了几个环境报道,在卢广之后,环境题材该如何拍摄?我纠结于激烈的矛盾并不存在,现实往往是平淡和麻木。就像现在的排污管道都巧妙地藏在更深的地下,“完美”的灾难场景很少有了。在湘西我走访了五六处尾矿库,他们如一块块巨大的瘢痕盘踞在山间,积水与化学物质在表面渲染出独特的图腾,初看时心惊,到最后也和当地人一样,习以为常,当环境问题积重难返时,人总有适应环境的本能。)
3/32
【地坑院“遗民”】记者 陈亮 2018年1月5日,河南三门峡陕州区张汴乡窑底村,雪后的地坑院一片洁白,原本安静的村庄更显清寂。(作者讲述:已有4000多年历史的地坑院被誉为“地下的四合院”“人类穴居文明的活化石”,广泛分布在三门峡盆地的黄土塬上,是我国特有的四大古民居建筑之一。85年前,欧亚航空公司飞行员、德国人乌尔夫·卡斯特,在河南三门峡陕县空中俯瞰时发现了星罗棋布的神秘洞坑。“这是一座地下村落。四四方方的是约10到15米深的井口,一间间供人居住的洞穴均是从井的底部挖出来的。由于黄土足够结实,故洞穴根本不需要木头支撑。在中国,特别是在黄土地区,这种洞穴式的住房特别适用,还有冬暖夏凉的优点……)
4/32
【撤梯之后】记者 陈玮曦 2018年2月3日早上,湖南娄底新化县炉观镇口前村,“郑州城管撤梯”事件死者欧湘斌的母亲梦到儿子悲恸不已,行动不便的大儿子在一旁沉默陪伴。(作者讲述:见不到一丝光亮的里屋,80多岁的老母亲躺在床上近乎一块黑影,用砂纸摩擦桌面似地嗓音有气无力地哭嚎着;逝者的三哥阴着脸呆坐在床前;患有小儿麻痹的大哥在屋外桌边,任由拐杖掉落在地上,手撑着脑袋死死地盯着弟弟的遗像,没有让我感到一丝和我对话的欲望。就在我的耐心快到极限时,突然听见里屋叮铃桄榔一阵摔打声,老母亲跌跌撞撞的冲了出来,一个跟头栽倒在了地上。相比我的惊恐,大哥似乎情绪的波澜,眼看着母亲哀嚎。我傻眼了几秒,狠心按下了快门。我硬着头皮,抱起了挣扎的老母亲,把她拖回床上。“她刚刚在又梦见了我弟。”安顿了下来,大哥突然开口,“这几天她一直这样,我们都习惯了。”我赶忙接着话茬,终于开始了我的采访。)
5/32
【儿童病房】记者 陈亮 白血病患儿小志和母亲租住在位于河北燕郊的出租屋里,每天睡前,母亲温热两包牛奶,绑在小志胳膊上,给他热敷针眼,小志每一次开心的笑,都会给母亲更多撑下去的动力。(作者讲述:白血病的治疗期长达两至三年,家长会选择带着孩子们租在医院周边。离开了家,也就离开了原来的朋友,每天与病痛、孤单为伴,因化疗掉了头发的孩子们往往会更加不爱说话。“病房学校”改变了这一切。在陆道培医院内,前白血病患者刘秋莉带着患儿们上课。除了语、数、英以,还有艺术课。即便如此,母亲也感觉小志的脾气越来越大,令她捉摸不定。学校新认识的小伙伴,小志很开心的邀请来家,玩着玩着就开始发脾气。刘秋莉懂得他们,和别的孩子相比,白血病患儿往往会表现出令人惊讶的早熟,极度的敏感,更强的自尊心,他们更渴望同龄人的陪伴和友谊,却往往不知如何与人相处。)
6/32
【被拆迁的民办校】记者 陈亮 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陈大东站在他所创办的小白鸽幼儿园的废墟上,这里曾是两栋三层寝教卫一体的主体楼,花费600余万元。“和城市里的幼儿园相比也是高标准”,学校被拆除前已有580名学生。陈大东和其他几位民办校创始人提起诉讼,截至8月,陈大东和鹿邑县玄武镇第一幼儿园园长刘金梅、刘振屯辛井小天才幼儿园刘卫杰提起的三起行政诉讼均已被驳回,原因均办创办的学校,不具备原告诉讼主体资格。目前,这三家均已提起上诉,正在等待判决。(作者讲述:春节期间,财新记者走访了其中10家,其卫星监测图斑计算出的占地面积合计41.06亩,已拆除的校舍总投资额合计约3560万元,此次拆除造成的校方直接经济损失,每亩地达86.7万元(不含拆除、复耕等施工费用)。相比一些家庭式幼儿园,这些被拆除的民办学校在当地属于办学时间较长、口碑较好、投资规模较大的一批。学校被迅速推平之后,各自的校长也因此陷入严重的债务危机。)
7/32
【两会通道】记者 梁莹菲 2018年3月3日,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内中央大厅北侧,首场“委员通道”开启,全国政协委员吴浩、周晔、张敏(从左到右)接受媒体采访。(作者讲述:第二年拍两会,北京的初春依旧寒冷。跻身在水泄不通的媒体区里,我却始终找不到取景框里一张张脸的区别,便最终放弃,远离人群,绕道主角的身后,拍下盛会的背面。)
8/32
【“超人”谢幕】记者 郭现中 90岁的李嘉诚坐在香港长江中心70层办公室的窗边,背后是著名的维多利亚港,也是他庞大商业帝国的根据地。(作者讲述:3月12日,香港长江集团总部,李嘉诚先生退休前最后一次专访给了财新。半个多小时的访问里,李先生思路清晰,声音干净,表现的完全不像是一个九十岁的老人。我在一旁调试好了灯光,访问一结束便引导李先生过我这边来,坐在背景布前,他耐心而配合,一直给予我标志性的微笑。只是我并不满足,还是希望李先生能站在那扇落地窗前,拍摄一张他和他奋斗了将近一个世纪的“香港”的合影。李先生爽快答应,只是毕竟是累了,到了窗前就坐了下来,我也只拍了两张,他就开始招呼到访的客人和他一一合影。每个人都很开心,只有我有些遗憾。收拾器材的时候,他的秘书看到了我手里的禄来,无意间说了一句:“我们李先生啊,年轻的时候也喜欢拍照的,好像有一台样子差不多的相机。”不知道李先生的底片里留下的是一个什么样的香港呢?)
9/32
【端村芭蕾】记者 梁莹菲 3月22日,赶去学校排练的路上,学员佳熠和马楠手拉手经过了一座桥,穿过一片田野。位于雄安新区的端村已是一个经济上较富庶的村庄,孩子们参加学校日益丰富的兴趣班和课外活动,比一般农村的孩子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艺术文化熏陶,未来的选择也将变得更多。(作者讲述:难得一次让人愉悦的采访,恬静的端村,翠绿的乡间小道,身姿如燕的小女孩们,在其中自由地舞动与奔跑,时间是艺考前一周,虽然失败难以避免,但抹干眼泪又可以随音乐再次起舞,一个写满无限可能的未来画卷正在不远处缓缓舒展开来。)
10/32
【音乐节上的年轻人】记者 蔡颖莉 2018年4月30日,北京草莓音乐节,年轻人在草地上各自为阵,慵懒地躺在防潮垫上,聊天、拍照、玩手机。4月29日至5月1日,正是“五一”假期,阔别北京两年的草莓音乐节重新回归,加上这一次演出阵容很强大,举办地中国乐谷草地音乐公园虽然离北京六环80多公里,仍吸引各地歌迷驱车前来狂欢,从而一票难求。 (作者讲述:音乐节上自己只有八个小时采访和拍摄时间,一开始是慌张和盲目的。看到音乐节上坐在草地上玩手机吃零食睡觉的年轻人,发呆的情侣,甚至还有年龄稍大的阿姨也参与进来。肆意的垃圾乱飞,散场后的大拥堵,现在年轻人的无聊和消费过剩的表象一览无余,完全就是中国版本的马丁·帕尔的消费社会。)
11/32
【致命窄巷】记者 丁刚 2018年5月2日,陕西米脂,放学铃响,米脂三中的学生们摩肩接踵地走在窄巷中。4月27日18时10分左右,就是在这条窄巷中,犯罪嫌疑人赵泽伟对放学回家路上的学生进行袭击,共造成19名学生受伤,其中9人死亡。(作者讲述:这是陕西米脂悲剧发生的第六天,临近下午放学,通往三中的城隍庙巷两边和末端都挤满了人,他们张望着这条致命窄巷,像是在看演出前的戏台一样。这条宽约五六米的青石板巷地面上还隐约能看到附近居民为辟邪洒下的鸡血,墙边可见遮盖血迹的水泥印。一阵清脆的铃响打破了平静,1700多名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背诵着古诗词排着队从巷子走了下来,而六天前在这里倒下的9名同学却再也无法和他们一起从这条巷子回到家了。)
12/32
【乡关何处】记者 陈亮 2018年5月8日,湖北随州,70岁的龚万秀在割艾蒿。每年六七百元的低保远不能维持生活。为了生存下去,她和丈夫要靠割艾蒿和捡破烂赚取一些收入。(作者讲述:“一江清水送北国,两汪苦水自己喝”。这是一位南水北调移民写下的诗句,一江清水,指的他故乡所依的汉江,两旺苦水则有两重意思,移民村里的两汪水塘,或是流下的两行老泪。在中线工程的起点,丹江口水库,豫鄂两地移民多达30万。湖北随州万福店镇凤凰山村村口处立着一面影壁,白底红字写着“湖北省宜居村庄、湖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崭新的村舍,难以弥补移民们客居他乡的失落感。在干旱的鄂北,可灌溉的地就是好地,而分给村民的田地则土质硬化,无水灌溉;从前的船老大摸索着养殖牲畜,却举步维艰。脱产去做生意的年轻人,难以融入小城里的熟人社会。老人们挖艾蒿补贴家用,有的已80岁高龄。从上世纪50年代起,因水库建设,该地曾多次移民。“家怕三搬”,有人就真的被搬过三次。)
13/32
【未曾间断的哀思】记者 梁莹菲 2018年5月12日,茅坝中学废墟,遇难学生贺川的母亲成兴凤前来拜祭儿子,并挂上横幅寄托对爱子的哀思。成兴凤从2008年起,在每年的5月12日、清明节和儿子生日那天都会挂上新的横幅,写上想对儿子说的话。十年来从未间断,此次挂上的横幅已经是第三十个。(作者讲述:成凤站在纪念儿子的横幅前,久久不能挪开脚步,尽管她身边早已围了四五个不请自来的记者,如蜜蜂般左右上下窜动着拍照拍视频,她却丝毫不在意,仿佛废墟上只有她和儿子两人在静静聊天。遗址上来去匆匆的人群中,那些失去孩子的家长一眼便能被认出来,一周年和十周年,对他们来说是一样的,他们心的一部分,与孩子一起永远被埋在废墟底下了。)
14/32
【废墟前的纪念】记者 梁莹菲 2018年5月12日,“5·12”汶川大地震十周年纪念日,十年过去,遗址建筑内蔓生杂草,墙壁滋生青苔,时间在这里悄然留下痕迹。在一栋因地震而扭曲断裂的建筑前,一家三口携带鲜花、香烛等祭品悼念遇难亲属。地震时,宿舍楼的二层已经塌到了一层,老师们开始组织自救,指挥学生把床单系在一起从栏杆上垂下。如今依然可以看到栏杆上系着的各色床单,只是随着时光流逝,床单早已褪色,但仍能让人联想到地震突至时恐慌混乱的求生瞬间。(作者讲述:采访开始前,一个老北川中学的幸存者跟我说,“不要采访我,我被镜头伤害得太多了。”当年她被埋废墟下两天,被救后成了“名人”,两周年时,有摄影师不管她的创伤后遗症,硬是把她带回废墟前拍照,当即勾起了她无数恐怖回忆。我听得尴尬,落荒而逃。这一代新闻人绕不开2008,十年后,我终于也有机会来到这个地方,那些倾斜的楼房,破碎的街道,已沾满岁月尘埃,但侵入者如我,每靠近一步,都深感不安。)
15/32
【草原扶贫】记者 郭现中 2018年6月3日,内蒙古科右中旗,为当地一家种子培育场除草的妇女。近年来当地政府推行禁牧政策,力图恢复因为前些年无序过度放牧而恶化了的生态。很多牧民学会了耕种,一天下来可获得近百元的收入。(作者讲述:科右中旗,那天本来是要去一家养马场采访,远远的看见一排人在埋头耕种,便立刻停了车过去聊天。原来她们本来都是牧民,因为近年来草原环境持续恶化,当地政府不得不实施禁牧政策,世代策马扬鞭的牧民们只能去学习新的技能谋生,其中的大部分都定居下来,像内地的大多数农民一样开始了耕种,而她们的下一代也大都在县城读书生活,对放牧和牲畜不感兴趣了。)
16/32
【莆田养女】记者 梁莹菲 2018年6月9日,福建莆田,爱珍(左)和陈树芬(化名)在海边相拥。她们都是养女,却命运不同。爱珍从小得到养父母的宠爱,而陈树芬在七岁那年被离婚的生父卖掉,来到养父家,成了童养媳,最后嫁给精神有问题的哥哥。(作者讲述:每一个养女的身世都如一条暗涌流动的河流,但河流的表面却是如此平缓。因为命运相似,又难以找到倾诉对象,她们之间有非常紧密,但又藏得很深的情感联系。为了表达这种关系,我拍下两个养女在海边的拥抱。照片试图提炼一个戏剧化时刻,经过调味的真实,一种群体命运投射在这个拥抱之中,虽然被拍的人,不一定愿意承担这种责任。)
17/32
【女子戒毒所】记者 蔡颖莉 2018年6月10日,四川省德阳市四川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为迎接6月26日的国际禁毒日,戒毒人员加紧排练节目。排练休息间隙,几名戒毒人员在民警的陪护下在走廊边休息,眺望风景。(作者讲述:在采访的期间,自己像是陷入了一个女性集体悲剧的漩涡,在这里的女孩酿成今天的悲剧总是来自于家庭和爱情的失败。在采访年轻女孩的时候,她们的眼睛里干净得像清澈的湖水,但意识到当下复吸率如此之高的情况下,面对这些年轻女孩,如果她们出去之后不能切断和以往的所有联系,复吸的概率很大。有天在拍摄她们为禁毒日排练,三个采访过的女孩倚靠走廊边,说起她们自己也是难得有机会在这样没有防护栏的条件下看风景。这样的场景让我联想起《肖申克的救赎》中,犯人在楼顶刷沥青的画面。尽管戒毒之路艰难漫长,但是总是要留有希望。)
18/32
【尘肺疑云中的矿工】记者 丁刚 贵州遵义福来煤矿40名矿工之一的任云凯因涉嫌“诈骗社保金”被警方带走,回家后健康每况愈下,至死未能洗刷罪名。任云凯的儿子任华军本来已经走出大山去打工, 但父亲去世以后,他回到家人身边,负担一家老小的生计。他在废弃的烤烟房边围起了羊圈,养了60多只山羊。(作者讲述:任华军脚下的这片土地下面蕴藏着黑色财富煤炭,这些黑色财富曾是当地人的希望,他的父辈们经历过小煤窑的野蛮生长,也经历了煤炭行业大发展,如今又走向了萧条。人到中年的矿工们如今留下的更多是呼吸的痛,任华军的父亲任云凯就是其中之一。任华军本来已经走出大山去打工,但父亲去世以后,他回到家人身边,负担一家老小的生计。然而父亲等七名矿工的“尘肺疑云”至今未能解开。)
19/32
【烈日下的那达慕】记者 郭现中 2018年7月28日,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坤都冷苏木,当地人为庆祝一位老人的90大寿自发举办那达慕大会,周边村民纷纷赶来观看。烈日当空,观众打起伞避免太阳曝晒,摔跤手在场地中央进行角力。(作者讲述:2018年7月28日,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坤都冷苏木,我们无意间听说那里为庆祝一位老人的90大寿而将举办一场那达慕大会,我们一大早就兴冲冲赶去。适逢当地罕见的持续高温天气,连皮实的蒙古马都纷纷中暑了。烈日当头,草原上无遮无拦,围观群众只能打起伞避免太阳曝晒,而摔跤手在场地中央激烈角力。当无人机升起,画面中出人意料的出现了一颗镶嵌在绿色草原上的心形项链。)
20/32
【收馆之后】记者 蔡颖莉 2018年8月3日,江西吉安峡江县,村民杨爱莲(化名)掀起了自家阁楼上仅剩的一副棺材的塑料布,而另一副则跟随老伴陈明根(化名)下葬在离村两公里的深山里,这两副棺材均已准备了20多年。老伴陈明根生前听说殡改后要一律火葬,为了能够赶上土葬,就赶在政策实施前自杀了。(作者讲述:本以为回到自己家乡做采访会更便利,但没想到恰恰是因为这种便捷给我带来了各种不便。最早在自己家周边开始寻找采访对象被阻拦。之后同事提供的另一个线索并叮嘱采访对象已被“盯上”,让我万般小心。第二天一早便自驾去了采访对象的村庄上,一个小时采访的信息量很大。当采访对象的儿子提出可以带我去安葬的深山里看看,恰在此时同事发来讯息,表示有采访此户的人惹上了麻烦,出于安全考虑我婉言拒绝了采访对象。当天夜里整理素材还是久久不忘一些想拍摄的画面,第二天清晨当我再次来到采访对象的家中,发现情况不妙时准备撤退,被当地村官拦截在乡道的小路上,一拥而至出来了四五个当地人,强制查看我的身份证,对于这种无理要求我在无奈下选择了报警,当我可以离开时,天色已黑。)
21/32
【水劫寿光】记者 陈玮曦 2018年8月25日,山东寿光营里镇李家湾村,整齐排列的农家院落里晾晒着被洪水浸泡过的家具、衣服、被褥等物品。 “中国蔬菜之乡”寿光遭遇洪灾侵袭,洪水退去,留下遍地狼藉。洪水劫掠村庄,也将村民苦苦积蓄的财产“归零”。(作者讲述:连续跑了三年洪灾,今年是出发最晚的一次,抵达寿光时已经是消息扩散后第3天。除了鲜少几处还有深不过脚踝的积水,多数村落已经在烈日下开始了善后工作。相比文字可以挖掘过去的故事不同,想要获得更直观的影像材料,在这样的时间节点实在是件难事。正头疼时,一位村民拉着我们走进了他家院子,我们意外发现,他已经把家里被水泡过的家具尽数挪到了院子里进行晾晒。我赶紧升起了飞机,想要窥探一下其他院子的情况如何,当飞机升至500米,村民们在怎样狼藉的环境下开始重建变得一目了然。)
22/32
【独自老去的张焕枝】记者 陈亮 2018年9月23日,张焕枝在房顶晾晒玉米,近年来村里统一种的核桃树长大了,遮蔽了玉米地的阳光,肩上今年雨水不好,玉米收成只有正常年份的十分之一。(作者讲述:2018年,张焕枝失去了老伴。刚住了一年的宽敞新房里,只剩她一人。出殡那天,按当地习俗,老头子先走了,老婆子要送出巷口。张焕枝在巷口看车队收拾停当,按着她的意思,女儿上了头车,在二车给儿子和阴婚的儿媳留了位置,外孙摔了碗,车队远去,她这才转身往家走。没两步她就觉得两侧腰上一股子酸疼劲儿,直钻向头顶,疼得她 “啊”得一声,瘫在地上,涕泪交加,把这几天忍住的眼泪都哭了出来。儿子死后,老伴曾试图自杀,因此落下残疾。多年来,她只身奔走在为子伸冤的路上,累恼时也会埋怨丈夫试图自杀,不敢去争取希望。丈夫突然走后,久经磨难的张焕枝第一次真切地感觉到难以承受的孤单。)
23/32
【杂技断代】记者 蔡颖莉 吴桥县被誉为“天下杂技第一乡”,在县城艺术中心,杂技演出开始的前10分钟,远道而来的观众有不少还沉溺在睡梦和手机中。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观众对杂技表演有了更高的期待。(作者讲述:早期翻过Taschen出版的The circus 1870s-1950s的画册,看见西方人眼中拍摄和绘制的马戏团的照片和画作,还有中国早期杂技的老照片,画面实在让人着迷。回想起小时候也看过类似于杂技的大棚演出,当时对于自己来说是童年里非常新鲜的事,早早就等待开场。确定可以拍摄杂技专题也是同样兴奋,当时应邀来到吴桥杂技艺术中心,开场前一刻钟,观众陆续入座,站在杂技演员的角度看着观众席,没有想到的是在场的观众在开场的十分钟前还沉溺在睡梦和手机中,今天杂技的落寞可见一斑。)
24/32
【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记者 梁莹菲 10月20日,横店影视节举办影视大巡游活动,一名扮演斧头帮老大的演员通过小镇的十字路口。(作者讲述:赞美横店,这是一个任何人都能坦然做梦的地方。横店最热闹的万盛街上,奇人异士往来不息,过于惊奇会暴露你的游客身份。他们之中,有策划环地球一周的老横漂,有背负心碎故事的女群演,有离家出走的18岁说唱少女,也有换了无数工作最终在这里找到人生意义的大学生……如果你真的想了解他们的故事,最好先放下心里那条度量常人与疯子的界线。)
25/32
【留学归来】记者 丁刚 10月27日,北京,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主办的“2018秋季留学英才招聘会”吸引了4300多名海归留学生应聘,求职者拿着简历在会场外排起了长队。(作者讲述:透过欧式建筑风格的玻璃窗,阳光照进了北京展览馆的大厅内,窗边阳光下的海归留学生们穿着得体相互交流着,然而面对残酷的就业环境,他们不得不在招聘会门外拿着简历排起长队,我拿着相机从他们身边走过时也看到了他们脸上的焦虑。留学热潮由来已久,但海归境遇却今非昔比。2017年就有将近50万名的海归,惊人的数量必然带来整体含金量的下降,他们失去的是曾经无往不利的胜券,面临更多的是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
26/32
【滨海仓库爆炸】记者 蔡颖莉 2018年10月29日零点八分,天津滨海新区,中外运久凌天津大港库的一润滑油仓库大火仍没有扑灭。天津消防10月28日21时许通报称,10月28日17时45分许,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塘镇安和路467号的中外运久凌天津大港库润滑油仓库发生火灾,现消防部门正全力扑救中,现场无人员伤亡。(作者讲述:爆炸时我恰好在天津转车,看到消息后立马跑去了现场。赶到现场时工厂又发生了几次爆炸,此时已是凌晨。从未跑过突发现场的我在此时乱了手脚,慌忙拍下几张后尝试航拍,由于技术不熟练导致飞机无法正常起飞,无奈下只好找到就近的旅馆解决航拍机的起飞问题。解决起飞问题后在凌晨三点又跑到现场,此时火势已灭,光线太暗无法拍摄。直到天亮时分,找到爆炸点,正准备找好位置拍摄时刮起了大风,手机上画面无法显示,之后又被安保发觉被赶出爆炸现场。此次拍摄一波三折,最后效果不甚理想,我觉得并不是因为女生体力上的弱势导致的,而是技术问题造成的遗憾。)
27/32
【鹰击长空】记者 梁莹菲 11月7日,广东珠海国际航展中心,第十二届珠海航展举行,红鹰飞行表演队携K-8教练机亮相,进行高难度的飞行表演,飞机在空中留下彩色的烟雾弧线,观众和摄影师纷纷举起拍摄设备记录下精彩瞬间。(作者讲述:第一次拍摄珠海航展,虽然我提早打听了网红拍摄点“炮楼”的位置,却因为警察封路进不去。有周边的村民开始在路障旁做生意,协助发烧友绕路前进,一开始叫价居然要每人一百。这样明着被宰,我是拒绝的。这时我发现路障旁边有条破船,那些进不去的摄影师早已长枪短炮地守在船上,虽然没去成“炮楼”,最后我还是拍了“炮船”,协助“偷渡”的村民生意惨淡,没过一个小时,票价便跌至30。)
28/32
【化工围城】记者 梁莹菲 1月13日,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拆迁前夕的柯厝村,两个老妇人在一小块田地里种植红薯。不远处,电公司的两根烟囱喷吐出白气。(作者讲述:照片拍摄在同事被精准“抓嫖”后,当时我离开了风暴中心肖厝村,转而在周边的化工厂和村落之间晃荡。在几条将拆迁的村落里,我拍到类似的情景——人们为了得到更多土地,将海岸线后移;化工厂为了得到更多空间,将村民搬走;村民为了得到更多补偿,把平房堆高。我想尽管他们有各自的立场和利益,背后的动机却是近似的。)
29/32
【最后的时光】记者 蔡颖莉 11月24日,北京朝阳区松堂关怀医院东区316病房,雾气凝结在玻璃窗上,窗栏的右下角上摆放着时钟显示着3时17分。躺在病床上的老人伸出左手,试图抓住床头的栏杆。(作者讲述:面对采访对象需要与机构联系的专题,弊端就是采访的自由度。自己在拟定临终关怀的采访方案时所设想的采访对象在机构的安排下被限制,我也不得不接受安排,因为这里大多数老人是老年痴呆患者。被安排的采访张贞娥等老人的事迹用其口述的方式给我带来了很多故事素材,但由于她高位截瘫,所有可拍摄的只有身边的细节,我无法再从这些故事里顺藤摸瓜去找寻再拍摄出什么动人的画面。除了故事以外,我总想是想寻找到与时间、生命息息相关的画面。几天后我在东区三楼闲逛,突然撞见316病房,一位身穿红色衣服的老人伸出左手试图抓住床头的栏杆,那一瞬间我迅速的举起了相机连拍了几张。那一刻我就知道这一定是这次专题里最重要的那张。)
30/32
【黑色午夜】记者 丁刚 2018年11月29日,河北张家口市盛华化工有限公司附近,爆炸中被烧毁的大货车只剩下残骸。发生于28日凌晨的爆炸事故造成23人死亡,22受伤。(作者讲述:我在张家口“11•28”重大爆燃事故发生后的第二天,和同事再次穿越过事发地前的荒地溜进了事发现场。我仔细地搜寻着每一处值得拍下来的细节,在爆燃点附近靠路边的窗前我拍下了这张照片。站在这个被大火吞没过的房间里,满地都是散落的玻璃还有一张被烧得只剩下铁丝的床。一股股刺鼻的焦味儿从四处飘来,窗前是一辆被烧毁的货车残骸,马路对面就是发生这次爆燃事故的中国化工集团河北盛华化工有限公司。我想象着在一天前的那个夺命黑色午夜,这个窗前的景象。火舌死神来临般扑向熟睡的货车司机们,夺去了23个人的生命,令人胆寒。)
31/32
【猪瘟蔓延】记者 丁刚 2018年12月4日,北京通州区潞城镇小东各庄村,出现非洲猪瘟疫情的甘棠华卫养殖场,身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在现场进行疫情扑灭消毒工作,地上遍布消毒粉。(作者讲述:得知消息后,我和同事用最快的速度赶到了现场,在路口我们被穿着白色防护服的人员拦下了车辆,下车走到近处我闻到了和我8月份在山东寿光老口子村时相同的气味,我确定这是死猪的气味。也确认这里就是出现非洲猪瘟疫情的甘棠华卫养殖场了。当时天色已晚留给我们拍摄的时间并不多了。我们找到正门准备进入,意料之中的是我们被拦下禁止进入和拍摄。我们尝试着绕到侧面找拍摄点可随即也被拦下,我们绕了一圈后发现只能从正门进行拍摄。我把相机藏进了大衣里,走到了正门口一个合适的机位,等待着穿着白色防护服人员走出来,然后按下了快门。)以上作品均由索尼A7RM3相机及配套原厂镜头拍摄完成(航拍作品除外)。
32/32
责任编辑:杜广磊 | 版面编辑:杜广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