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图片 > 图片故事 > 正文

打工子弟的开学季

2017年09月11日 11:24
2017年8月24日,北京昌平智泉学校,李文禄趴在即将拆迁的教室中的课桌上,他说这是他上课时最喜欢的姿势。向来听话的李文禄在学校腾退搬迁后,与爸爸商量过新学期上学的事情,最终决定转到智泉伏羲国学班念书。为了方便照顾年纪尚小的孩子,家里决定搬家到新学校附近。 图/财新记者 杨一凡
1/14
8月24日,李文禄和好朋友围坐在东三旗村仅存的出租房内打王者荣耀。作为“漂二代”,从小到大李文禄只回过一次位于河南固始的老家,“那里是爸妈出生的地方,不是我们的,我们其实是北京人,河南固始是爸妈的老家。” 图/财新记者 杨一凡
2/14
8月26日,初二学生毛运春站在中滩村的空地上听音乐,她所在的城中村周围已被回迁房包围,不久之后这里也将腾退拆迁。由于智泉学校搬到偏远的西营村,并且学费提高了,毛运春将离开北京,回流到河南老家继续读书。 图/财新记者 杨一凡
3/14
8月26日,毛运春站在出租房门口等待母亲收废品归来。毛运春全家四口人挤在中滩村一间不到20平米的房间里,这里1度电2元钱,暑假的大部分时间里,毛运春和弟弟毛春亮很少在晚上开灯,毛运春更是习惯了不开灯在手机上看小说。“手机微微的亮光,才能让我安心。慢慢养成了不喜欢开灯,不愿出入明亮环境的习惯。” 图/财新记者 杨一凡
4/14
2017年8月底,秋雨连绵,河南固始丰港乡的毛家老宅里,毛运春沉浸在一款音乐节拍游戏中,手机发出的钢琴声在僻静的乡间小院里一刻不停。父亲在为她的转学发愁,奶奶立在一旁静静看着个头已经超过她的孙女。 图/财新记者 陈亮
5/14
15岁的董庆楠坐在自家理发店的转椅上发呆出神,小她两岁的弟弟董庆松窝在另一张转椅上玩手机。和毛运春一样因学校拆迁回流到原籍的董庆楠,总喜欢坐在父亲理发店的转椅上自己摇晃自己。“我想上学,但我不喜欢读书。到河南20天了,一个人也不认识,想着学校里会热闹些。” 图/财新记者 陈亮
6/14
8月29日,刘家存、刘萁圆和陈明颢坐在智泉学校的新校舍内。上学期刘家存和刘萁圆所在的班级有24位同学,秋季报名后,他们班只有他们两位报名。 图/财新记者 杨一凡
7/14
8月29日,刘家存、刘萁圆和陈明颢来到西营村一处曾经的“洗浴中心”看房子。学校迁到新址后,为了方便上下学,他们决定在新校舍附近租房。 图/财新记者 杨一凡
8/14
8月24日,智泉学校学生朱俊楠蹲在被拆除的家门上。北京瘦身的大背景下,城乡接合部成为治理的重点对象,进行了腾退拆迁,多所打工子弟学校也面临搬迁的命运。 图/财新记者 杨一凡
9/14
8月23日,秦智锴独自在智泉学校新址内玩耍。开学进入倒计时,9岁的秦智锴早已写好了暑假作业,由于智泉学校的搬迁,随妈妈搬至新校址附近的西营村。 图/财新记者 杨一凡
10/14
8月23日,智泉学校老师郭亚丽、王娟娟来到附近村庄散发招生简章。开学在即,搬迁后的智泉学校只招到19名学生,其中三个年级没一人报名。 图/财新记者 杨一凡
11/14
9月1日,智泉学校副校长姜雨声与其他校办成员开会。由于新学期智泉学校没有招到更多的学生,校方无力负担13位老师的工资,不得不遣散了全部教职工。 图/财新记者 杨一凡
12/14
9月3日,教师团队遣散后,老师们在宿舍里收拾东西准备离开。校长通过私人关系,把每一位老师引荐到其他学校教书。即使有了另外的工作选择,老师们对于离开仍旧有些不舍。 图/财新记者 杨一凡
13/14
8月29日,智泉学校新校区内,一位老师把手搭在孔子铜像上,仿佛在和铜像对视。 图/财新记者 杨一凡
14/14
责任编辑:杜广磊 | 版面编辑:杜广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