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图片 > 滚动新闻 > 正文

北京中轴线申遗进行时 百余项文物修缮工程成果初显

2022年07月26日 14:33
2022年7月23日,北京市,在景山公园万寿亭俯瞰北京中轴线。2022年7月25日,据新京报报道,中轴线申遗文本负责人吕舟透露,北京中轴线申遗文本已上报国家文物局,待国务院批准后,文本将于2023年1月正式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北京市中轴线北起鼓楼、钟楼,南至永定门,全长7.8公里,曾被建筑大师梁思成比喻为一幅画卷。“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以申遗保护为牵引,北京市近年来启动了百余项文物修缮工程,腾退了大批重点文物、历史建筑,加强了文物保护和周边环境的整治强化。图:富田/中新社
1/7
2021年3月22日,北京市,钟楼进行大修工程,外墙搭满脚架。北京钟鼓楼始建于至元九年(1272年),是元、明、清三代的报时中心,曾因大火损毁。现存鼓楼为明代建筑,钟楼为清代建筑,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城市报时楼。近年来,北京市已完成钟楼及钟架、鼓楼擎檐柱、社稷坛中山堂、宰牲亭、坛墙等文物古建的修缮工程。图:视觉中国
2/7
2021年10月14日,北京市,修缮中的正阳门箭楼与远处的正阳门相互呼应。2020年10月,作为中轴线上的重要遗产点,正阳门箭楼修缮启动。据新京报报道,此次修缮的对象包括箭楼城台、浮雕、窗眉、室内木构件油饰、屋面等。修缮中,每一处都坚持原材料、原形制、原工艺、原做法,最大限度保留历史信息。此外,据中新社报道,在正阳门箭楼修缮的基础上,北京将在2022年底启动正阳门城楼的修缮工作,两处修缮都本着最小干预原则,尽可能保留历史信息,助力中轴线申遗。图:视觉中国
3/7
2022年7月15日,北京市,修缮用的石料堆积在万寿寺院中。据中新社报道,2018年以来,素有“京西小故宫”美誉的北京万寿寺80%的古建筑得到修缮。2022年10月,万寿寺首批5个展览有望对外开放。届时,市民可于古建展厅中再睹北京艺术博物馆的丰富馆藏,近距离接触中国古代艺术。 图:富田/中新社
4/7
2020年12月5日,北京市,景山公园寿皇殿牌楼。2018年年底,经过4年修缮,景山公园寿皇殿建筑群再次向公众开放。作为中轴线上第二大建筑群,也是景山古建筑的核心区域,寿皇殿的开放,使景山公园完整地展现在公众面前。据新京报报道,寿皇殿修缮过程中,除了研究文献资料、图纸、图档,一批20世纪初的老照片成了重要参考,修缮人员详细比对每一张照片和历史资料,尽力还原,做到每处修缮都有据可循。比如殿外月台地面的铺砖,根据历史照片显示,是用二城样砖,按城砖陡板斜墁的方式铺装,修缮中遵循此法,实现了“磨砖对缝”严丝合缝。图:视觉中国
5/7
2020年5月8日,北京市,皇史宬大殿上的牌匾。皇史宬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皇家档案库建筑群,在建造时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档案保护技术。2021年,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完成对皇史宬北院的修缮和展览布设及南院的南院腾退修缮工作,于2021年9月1日起重新对公众预约开放。图:视觉中国
6/7
2020年9月20日,北京市,市民在太庙参观游览。根据北京市文物局在2022年初批复的中轴线上文物古建的修缮方案,太庙将开展戟门、祧庙、牺牲所等建筑的修缮工程,按照“最小干预”原则对各建筑屋面瓦件、木基层等进行修缮。图:侯宇/中新社
7/7
责任编辑:陈婉婷 | 版面编辑:解亦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