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图片 > 专题报道 > 正文

那一年,我高考——与高考有关的日子

2016年06月06日 20:55
对于所有参加过高考的人而言,高考无疑是人生当中一段非常独特而珍贵的体验。高考对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也许它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梦想,也许它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喜悦,也许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艰辛,或许,它只是一场考试,仅此而已。 编辑:杜广磊 图/视觉中国
1/18
高考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战斗,2003年6月7日上午,湖北省33万余高考生走进考场,考场外的家长们向校内观望,他们的表情似乎比考生更紧张。 视觉中国
2/18
2003年6月7日,云南昆明,考场外一名家长手持DV拍摄。 视觉中国
3/18
2000年7月7日,考场外在酷暑中等待学生的家长。 视觉中国
4/18
2000年7月7日,考生家长手持商家赠送的扇子解暑。 视觉中国
5/18
2002年7月7日,广州,数万考生走进考场,向自己理想的高校发起最后的冲刺。在考场外等待孩子的家长看起了《故事会》。 视觉中国
6/18
2002年7月6日,离高考只有一天,湖南省邵阳县许多家长带着儿女走进医院输营养液,选购滋补品,让考生保持清晰的思维,增强记忆力,轻松应考。大小医院趁机推出各种营养滋补品。 视觉中国
7/18
2002年6月,杭州各高中学校给高三学生最优待遇迎高考。学校食堂每天为毕业生准备西瓜、哈密瓜等水果,为考生解暑。 视觉中国
8/18
2001年7月7日是高考的第一天,然而哈尔滨却迎来了罕见的高温天气。这个罕有的高温无论对于考生还是家长都是一次重大的考验。开考前,市政部门出动了洒水车,为考点洒水降温。 视觉中国
9/18
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环保局环境监测人员利用噪声监测仪对建筑施工工地噪声进行监测。 2003年5月20日开始,四川各地全面进入高考“禁噪”期。在为期1月的“禁噪”期内,各城市在12时至15时,22时至次日6时停止产生高噪声的一切活动,并严格限制建筑施工、文化娱乐、集市、机动车辆、室内装修等场所的噪声产生。 视觉中国
10/18
2003年6月5日,高考即将临近。在“非典”的特殊时期,济南各考点工作人员在给每个考场进行消毒,以迎接高考的到来。 视觉中国
11/18
2003年5月29日,北京市各高考场地进行高考演习,身体不适的考生要立即测试体温。 视觉中国
12/18
2003年5月22日,高考在即,北京高三学生复课,在北京四中,体温超过37.2℃的学生严禁入校。 视觉中国
13/18
2000年7月9日,高考考生在考前坐在车中吸氧,希望以饱满清醒的精神状态进入考场。 视觉中国
14/18
2001年7月7日,武汉29中退休老教师叶荫华老人走进23中高考考场,满怀信心迎战高考。叶荫华老人是武汉市第29中学退休英语教师,参加高考一直是叶老的梦想。2001年高考放开年龄限制的新政策,让苦等了46年的叶老喜出望外。由于没有高中毕业证,武汉市招办破例以同等学历为他报了名。但那一年的高考,叶老发挥不理想,最终放弃了填报志愿。 视觉中国
15/18
2001年7月7日,洛阳市第二十七中考场,有一名参加考试的特殊考生王俊辉。他6月20日才刚刚做了肿瘤切除手术目前身体仍十分虚弱,靠着自己的坚强毅力和家人、医院的支持,他终于如愿地走进了考场。 视觉中国
16/18
2006年6月8日,成都9中,全国统一高考结束后,一位考生走出教室后振臂高呼。 视觉中国
17/18
2013年,广州市第七中学,高考结束后学生纷纷把书本试卷撕掉向外抛洒,以示“解放”。 图/财新记者 梁莹菲
18/18
责任编辑:杜广磊 | 版面编辑:杜广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