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图片 > 图片故事 > 正文

疲惫儿科

2018年03月28日 20:52
李龙主任(左三)戴着放大镜进行手术,鞠文倩护士(左一)调整手术灯光。 李龙主任平时为人和蔼,但手术过程中,若医护人员不够专心,或者反应不够迅速,他则会厉声训斥。超负荷的工作量、与付出不对称的薪酬待遇、儿科特殊性带来的医护难度、人员严重流失,种种问题积聚纠缠,使儿科问题不再是“小儿科”。 图/财新记者 夏伟聪 实习记者 蔡颖莉 文/财新记者 夏伟聪
1/13
3月12日,一场手术结束后,李龙来到手术室门口接过一位患儿家属的病历。为能及时与大夫咨询和交流就诊情况,家长往往会长时间在手术室门口蹲守。
2/13
李龙每周五上午出半天门诊,全国各地的家长带着患儿前来问诊。他最高纪录是半天接诊了 100 多名病人。他说因为接诊量大,没办法在每一位病患身上花太多精力,孩子们又不会表述病情,基本靠医生的经验来确诊。
3/13
每一次手术完成后,李主任都会填写手术日志,这是他的从业习惯。下午四五点时候,已经工作将近十个小时的他开始不停地打哈欠,一分钟一个。年纪大了之后,他无法长时间入睡,每天四五点就会自然醒。
4/13
李龙每周都会抽出时间打羽毛球,以抵抗巨大工作量带来的疲惫和身体损伤。
5/13
鞠文倩帮一名将要手术的患儿脱下衣服,孩子因为恐惧不停哭闹。虽然孩子比较好接触,但通常都无法配合护士的工作。而且孩子皮肤细嫩,手术过程要定时翻身,否则就会长压疮,这都给护士增加了工作量。
6/13
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须长时间站立,医院给医护人员发弹力袜,以防双腿静脉曲张。
7/13
辅医在手术间一角休息。辅医主要负责接送患者和清洗手术器皿等后勤工作,7点多上班,直到晚上11点才下班。
8/13
一名护士坐在麻醉恢复室里休息。部分岗位的护士在手术过程中全程只能站立,没有休息时间,也没有专门的休息室。
9/13
3月5日早上6时,鞠文倩在地铁车厢中握住把手闭目养神,车窗外天色未亮。
10/13
因为职业原因,鞠文倩有比较强的健身意识,她从淘宝上买了一个价值 200 元的弹力床,工作不累时会跳半个小时左右。
11/13
值夜班之前,护士们吃完晚饭敷面膜聊天,说起了加班的事。以前她们值夜班是24小时制,从早上八点到第二天早上八点,让医护人员体力上难以消受,后来人手宽裕一点后才改成了下午四点到第二天早上八点。
12/13
鞠文倩养了一只叫豆豆的小型泰迪犬,两年来一直陪伴着鞠文倩下班后的生活。(更多精彩内容详见2018年3月26日出版的《财新周刊》)
13/13
责任编辑:杜广磊 | 版面编辑:杜广磊